60余诗人用文学聚焦历史传奇之战( 二 )

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侯志明,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川,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辛华,合川区委书记李应兰,合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波,合川区副区长张宏,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党委书记马文华、院长李明海等嘉宾参加活动并致辞。

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迹。据史料记载,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兵临钓鱼城。在当地将士顽强抗击下,蒙古大军不能越雷池半步。“钓鱼城保卫战”时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蒙哥汗亦在此役中身亡,迫使蒙古帝国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

2019年1月,《草堂》诗刊用23个页码,推出中国作协会员、合川籍诗人赵晓梦创作的1300行长诗《钓鱼城》,这也是首部以“钓鱼城保卫战”为写作背影的长诗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赵晓梦表现出杰出的诗歌技艺、对复杂历史的解读诠释力,以及罕见的长诗掌控能力。

2019年5月,由小众书坊出品、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钓鱼城》长诗单行本面世。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吉狄马加和著名诗评家,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吕进为该书作序推荐。吉狄马加在序文中评价称:“整首诗是一条滔滔东去的大河,更是展示诗人的心灵史。汹涌时是他的情感在释放,低缓时是他的思想在凝聚和结晶,而更多的时候出现的沉郁和细细的忧伤,是他对人类的悲悯心在呜咽和弥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