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二 )

“个人求助虽未纳入慈善法律体系监管,不受《慈善法》规制,但属于《民法总则》《合同法》《刑法》等法律的监管范围。”

风波始于5月1日,在吴鹤臣突发脑出血住院近一个月后,其家属通过网络众筹平台“水滴筹”发起众筹,最高筹集100万元。因自带“德云社”标签,该众筹项目引起广泛关注,截至5月3日筹款关闭时,共获得5269次帮助,筹集金额达14.8万元。

但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引爆了社交网络,质疑吴鹤臣亲属发起百万元众筹是否必要的声音此起彼伏,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指出,吴鹤臣在北京有两套房、一辆车,本人也有医保,脑出血这类疾病通过医保可以报销80%医药费。此外,还有人发现吴鹤臣生病后,其妻子换了新手机,在照顾吴鹤臣时,还请了护工。

面对质疑声,吴鹤臣妻子发微博回应称,100万元是众筹的上限额度,截至5月3日晚已经筹到14.8万元,筹集费用暂时够用,水滴筹已经关闭。两套房子是公租房,无法出售,而价值13万元的车辆为婚前购置,因为日常出行需要也不能卖。至于手机,是在吴生病前订的,自己没有挪用善款。医保虽能报销70%至80%,但“未知的事情太多了,康复也需要钱,有很多内容是医保覆盖不到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