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科创板联合保荐 券商跟投比最高或达10%( 三 )

如此看来,由于多因素影响联合保荐,因而或许在明确跟投比例上,似乎比较难硬性规定。

另有投行专业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保荐项目方不可能出两份承销费用,而如果保荐机构却要承担同样的跟投责任,似乎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联合保荐占比较低

实际上,从承销保荐市场来看,联合保荐总体占比较低。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至今,3年多的时间,共计583家企业完成IPO,而其中采用联合保荐形式的只有16家,占比仅为2.74%。而这一比例,在科创板中或许将更低。

上交所官网科创板专栏显示,截至5月10日采访人员发稿,已有106家企业向科创板递交了申报材料并获得受理。其中,选择联合保荐的仅有两家公司,即由华菁证券与国泰君安证券联合保荐的心脉医疗,以及由中信建投与华泰联合证券联合保荐的虹软科技。

以上采用联合保荐的两家科创板公司,从融资金额来看,并未达到上述监管问答中提及的采用联合保荐的相关标准。由中信建投与华泰联合证券联合保荐的虹软科技融资金额为11.32亿元。据安信证券核算,其预计市值在92亿元至113亿元之间。而另一家由华菁证券与国泰君安联合保荐的心脉医疗融资金额为6.51亿元,招股书中预计市值为26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