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沪京展讯推荐】借古代器物或数字技术,潜入到另一个时空中去( 二 )

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近距离、多角度地沉醉在“克莱因蓝”当中,除了悬挂在墙面上的作品,还有一汪深蓝色的“画布”平铺在地面上,仿佛就像是一个真正的游泳池一样。步行于展厅中,观众可以体会到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的肆意的浪漫:他指导女性用身体拓印作画,他在塞纳河边出售金箔并将之抛进河里,他从楼上纵身一跳”跃入虚空“……如果你仔细翻看画册,会发现艺术家在打造自己公众形象时候的狡黠一面:”跃入虚空“这张照片有两个版本,在另一张——原始的照片里面,有一群人站在底下拿着网兜准备接住艺术家。无论如何,这是一趟艺术爱好者的朝圣之旅。开幕当天,很多人都是为了克莱因慕名而来的。

那么,另外两位和克莱因并驾齐驱、在展览中与其穿插呈现的艺术家分别都是谁呢?李禹焕,日本“物派”领袖、韩国“单色画”运动代表人物。在日本濑户内海的直岛,建筑师安藤忠雄为他建立了一个美术馆,在海天之间,美术馆和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了禅意。

丁乙,则是上海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尽管都是运用抽象形式进行表达,丁乙的气质似乎与前两者截然不同——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勾画着十字、米字,通过这种既不不讨巧、也不随大流的方式,奠定了自己在艺术界的地位。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严谨和对于细节的把控,也与他从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的历史社会环境分不开干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