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明日方舟:干员内卷不可避免,未来六星向异客方向发展并不完全错误

内卷|明日方舟:干员内卷不可避免,未来六星向异客方向发展并不完全错误

文章图片

内卷|明日方舟:干员内卷不可避免,未来六星向异客方向发展并不完全错误

文章图片

内卷|明日方舟:干员内卷不可避免,未来六星向异客方向发展并不完全错误

文章图片


明日方舟上线至今已有两年整的时间 , 作为一款有些特立独行的手游如今仍能保持相当高的热度实属不易 , 当然也离开不了手游最核心的部分——角色的质量 。 说到角色 , 纵使立绘再好看 , 要真正让更多玩家爱上它的话 , 实战强度是重中之重 , 可是一款手游随着时间推移角色越出越多 , 就难免会产生比较和淘汰 。 纵使像方舟这样上下位不存在绝对替代 , 新角色设计也是尽量往不一样的方向突破的游戏也避免不了角色间的“内卷” , 更何况有些“内卷”或许从一开始就已经暗流涌动 。

辅助、特种和医疗受“内卷”影响最小 , 干员大多都各有发挥之处明日方舟总共有八大职业分类 , 一般来说不同的职业分类互相之间因为功能定位不同不存在“内卷” ,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后面会谈到 。 同职业内卷倒是容易理解 , 不过像辅助、特种、医疗等功能型职业受到的影响非常小 , 毕竟干员间的特色和各自的优势区间很容易就能体现出来 。 比如辅助 , 四个六星里安洁莉娜主输出 , 麦哲伦是召唤系 , 铃兰主打增伤加大范围停顿 , 新出的红蒂也跟前三位定位完全不同 , 可能就五星里的巫恋和初雪间“卷”得相对厉害些了;再看医疗 , 三个六星闪灵夜莺和凯尔希功能完全不重叠 , 想卷起来都难 , 五星四星也大多都“身怀绝技” , 像白面鸮的技力光环 , 华法琳的血怒 , 苏苏洛的“冥土追魂”等等 。
【内卷|明日方舟:干员内卷不可避免,未来六星向异客方向发展并不完全错误】
当然个人觉得他们卷不起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泛用率和重要性相对不高 , 毕竟是主打功能性 , 想要在战场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得依托于输出型的干员 。 所以相比之下 , 输出型职业的“内卷”就要严重得多了 , 甚至从开服就有 。

输出型干员“内卷”不可避免 , 古有“蓝白之争” , 后有风投体系改变游戏节奏狙击、术师、近卫这类主打输出能力的职业 , 干员间的高低一直是玩家讨论不断的话题 。 古有“蓝白之争” , 又有如任何新术士的强度检验都有先过小羊这一关 , 再有像如今的基石型近卫的变多 , 让不少医疗和重装都“失业”了 , 先别说他们几个间的竞争 , 首先直接就把其他职业給卷了 。

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风投三人组的出现 , 让游戏节奏和先锋环境大变 , 几乎所有的老牌先锋都下岗了 , 新来的先锋大家首先考虑的一般都是能不能配合风投体系;本以为最近出的嵯峨的充电机制能稍微改变下环境 , 但事实上影响并不大 。

异客的设计方向并非一无是处 ,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偏功能型的干员或许像史尔特尔这样+330%的黄昏的确能在一段时间内吸引人抽卡 , 但长远来看如果一直出这样的干员并不利于游戏发展 , 不然以后都是更可怕的“数值怪” 。 像目前公认最弱的异客设计方向其实不难看出鹰角还是希望干员各有用处 , 在种种限制下玩家就不得不思考他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 然后在实战中通过扬长避短的方式发挥他独有的长处 , 同时也不用担心这个干员过强 , 只可惜不知道为什么异客身上的限制实在太多了 , 导致手长的优势也变得黯淡无光 。 而强如红蒂和凯尔希两名新干员 , 鹰角也是给了不少限制的 , 只是相对优势来说没那么明显 , 或许还有考虑到周年庆的缘故 。 但至少将来一段时间 , 如果鹰角设计理念不变 , 我们应该会看到不少功能性和对策性更强 , 但也有不少限制的干员;从长远来看 , 我们也应该乐于看到这样的干员 , 只要别做成如同异客一般强度的就好 , 但大方向个人觉得并没有错 , 大家觉得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