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反弹200逾点,逆周期因子引导预期( 二 )

“模型测算显示,14日逆周期因子的幅度预计为-400点(调升人民币),幅度似乎大于此前的调整幅度。”某外资机构交易员对采访人员表示。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中间价主要只是起到指导性的作用,近期人民币持续走贬仍与市场此前头寸过于拥挤有关,此前市场主要在做多人民币对美元或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因此当预期出现调整,反向波动的幅度也会较大。”

早在2018年8月24日晚间,此前被停用的逆周期管理因子重出江湖。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当日公告称,近期受美元指数走强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行为。基于自身对市场情况的判断,8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以适度对冲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

不过,交易员普遍对采访人员反馈称,逆周期因子只是预期引导,在交易时间并未出现干预的迹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央行基本退出了常态化干预。

2017年,央行首度引入逆周期因子,引入“逆周期因子”不会改变外汇供求的趋势和方向,只是适当过滤了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并非逆市场而行,而是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促进市场行为更加理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