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之行 始于足下( 二 )

在曾经的弱势项目和新开展项目上,中国运动员也取得了突破。2018—2019赛季钢架雪车世锦赛上,耿文强、闫文港双双排进前20名闯入决赛轮,突破了世锦赛排名纪录;今年1月,孟繁棋在世界冬季两项青年锦标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青年组女子12.5公里个人项目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登上该项目世青赛青年组的冠军领奖台。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此前的誓师大会上表示,北京冬奥会备战形势严峻,备战任务艰巨,备战时间急迫。他强调,要实现北京冬奥会“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

场馆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今年1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北京市延庆区考察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进展时表示:“所有计划都在按部就班进行。我们非常确信工程按时完工和冬奥会的成功。”

截至目前,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及配套基础设施的5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44项、开工率达85%;张家口赛区的76个项目已开工67个、完成4个。

作为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工程,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已经进入冲刺施工阶段。这座拥有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在世界体育场馆中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的场馆,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封顶封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也已进入“水变冰”的实质性改造阶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