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7*24小时灵活发布?阿里技术团队这么做( 五 )

二、架构

当技术团队已经达到几十个上百人的规模 , 当业务已经无法通过单一的应用来进行水平扩展时 。 分布式的架构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 在07年时 , 阿里集团就在推进SOA化 , 无论是淘宝还是支付宝 , 原来的单一应用不断被拆分出来 , 也在此时 , 承载服务化中枢的消息等中间件蓬勃发展 。

这种方式实现了系统之间的解藕 , 激活了技术人员的生产力 , 同时增大了系统的弹性 , 实现了服务能力的低成本水平扩展 。 但因为复杂的调用关系 , 对于某一个贯穿多个应用的项目来说 , 无疑增加了集成的成本和质量的风险 。

同时 , 如果对应用规模不加以规划和控制的话 , 会导致应用数的不断扩张 , 从而影响到整体的开发维护成本 。

三、配置管理

在5 - 10年前 , 阿里是有一个专门的岗位叫SCM的 , 负责技术团队内的代码管理 , 配置项管理和应用部署 。 特别是在服务化初期 , 开发人员的coding生产力被极度释放 , 应用数出现一个井喷 , 对配置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强 , 并最终促使了配置管理的变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