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三 )

物价平稳基础坚实

近来,有一部分人对猪肉、水果等食品价格上涨的预期比较强烈。在回答经济日报采访人员提问时,刘爱华表示,无论是从食品还是工业消费品、服务产品来看,未来CPI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局面,物价平稳有坚实的基础。

刘爱华分析说,4月份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个月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个别品种同比涨幅有所抬升。拉动4月份CPI涨幅上升的因素除了猪肉之外,还有鲜菜、鲜果,这3类项目当月同比涨幅均超过10%,对整体CPI的影响程度大概在0.2个至0.4个百分点。

“鲜菜、鲜果受到的短期冲击不具持续性。猪肉价格从2015年以来已经持续25个月下降,从上个月才开始同比转正,这种同比上涨具有一定恢复性。”刘爱华表示,目前生猪规模养殖的生产能力能够弥补供给的短缺和不足,实现猪肉价格平抑。从鲜菜、鲜果价格看,这两个品种明显受到极端天气季节性因素影响,因此鲜菜、鲜果价格不会持续停留在高位。食品价格是有平稳基础的。

“影响通胀的因素,除了食品之外还包含工业消费品和服务。”刘爱华表示,从工业消费品看,我国产业体系比较完备,很多领域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供给能力充足,工业消费品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从服务业看,近年来经过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民间资本不断进入,服务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比较快的,从价格上也有反映,虽然涨幅保持相对较高,但是比较稳定。未来CPI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局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