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积蓄捐出后第六天 可敬的林镜恺老人安详地走了

100万积蓄捐出后第六天 可敬的林镜恺老人安详地走了

王小芳

100万积蓄捐出后第六天 可敬的林镜恺老人安详地走了

▲林镜恺老人书法作品“诗书非药能医俗 道德无根可树人”,这也是他的家训。

昨天凌晨,捐款100万元助学的林镜恺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走了。

5月10日,扬子晚报以《八旬老人捐毕生积蓄100万助学》为题,报道了南京81岁老人林镜恺的爱心善举。他在病床前召开家庭会议,决定拿出100万元用于资助扬子晚报阳光助学行动的贫困学生,并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林镜恺老人的儿子林刚说:“听到父亲这个心愿时,我很感动,父亲常说:‘ 诗书非药能医俗,道德无根可树人’,他是我们全家人的榜样和骄傲。”

林镜恺老人毕业于同济大学,退休前任江苏建达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是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他的老伴宋月芳毕业于哈尔滨大学建筑专业,与林先生携手了一辈子。宋月芳完全支持老伴的善举,她说:“我们当年是免费读大学、由国家培养的。每当看到有孩子因为贫困不能继续学业时,心里很不好受。”林镜恺老人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就爱练习书法,平时几乎没什么消费,有了钱就存银行,这100万是两位老人一辈子的积蓄。原本,存在基金账户的钱要5月14日才到期。为了早日实现父亲的心愿,让他放心,林刚和两个妹妹一起凑足了100万,5月9日转到江苏省慈善总会账户,定向用于扬子晚报阳光助学。当老人收到江苏省慈善总会送到病房的捐赠证书,露出满意的笑容时,林刚也感到释然,“我们完成了父亲的重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