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之路,伴随光荣梦想(70年,共同走过·对话两代体育人)( 二 )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奥运赛场;1971年乒乓外交,留下“小球转动大球”的体坛佳话。从1979年国际奥委会《名古屋决议》推动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到北京成为奥运史上首座“双奥之城”,无论风雨彩虹,中国始终是奥林匹克事业坚定的支持者和践行者,为奥林匹克事业注入了来自东方的智慧与活力。

“国运兴,体育兴”,作为体育外交领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魏纪中和杨扬经历了不同时代、赛场内外的难忘时刻,对体育事业发展与国家实力增强、国际形象提升有着深深感悟。

走向世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采访人员: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外交领域也取得了累累硕果,两位有哪些深刻印象?

魏纪中:新中国成立时,还不是联合国会员国,也不为世界所熟知。我们在体育外交方面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通过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我们去了,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奥运赛场。

后来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大家庭的整个过程,离不开邓小平同志的指导。1974年2月,邓小平向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王猛提出,中国要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我们当年就有两个突破,第一个是参加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第二个是加入国际排球联合会。我1974年第一次接触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他跟我们讲,国际奥委会没有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组织。因此,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1979年国际奥委会名古屋会议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