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上「人造肉」和非洲猪瘟,万洲国际股价如坐过山车( 二 )

实际上,对于国人来说,从中国自古相传的「素鸡」「素鹅」到现如今超市里的辣条,再到宜家新研发的素肉丸,肉味能「人造」似乎已不足为奇。

而受美股「人造肉」概念波及,5月8日,A股多个板块出现变动。其中,鸡产业跌幅8.79,猪产业跌幅6.56%。相应的,与「人造肉」有关联的上市企业出现一波涨停潮,其中,哈高科、丰乐种业、京粮控股、维维股份等多股涨停。

不过,5月8日晚间,多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否认涉足人造肉。

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数据显示,去年全球肉类替代食品规模约为46亿美元,到2023年有望达到64亿美元,亚洲是增长最快的地区。而欧睿信息咨询的研究表明,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在2018年和2017年分别增长了22%和18%。

就国内市场而言,目前的「人造肉」产品主要用作肉制品添加物,与动物蛋白配合食用,以提高肉制品的口感。

未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的增强,「人造肉」这种新型生活食品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国内一线、二线城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