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和数据:借力大数据打造精准扶贫样板( 二 )

传统农村劳动力一直存在的盲目就业、难就业,以及经常出现的工资拖欠、工地归属难定、工时证明难寻、因无法断定是否工伤而救治不及时等状况。人和数据“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应运而生,人和数据根据住建部工地管理相关标准,结合已有的动态实名制管理系统,开发了一套集工地人员及工地物料管理为一体的创新型平台——数字化工地,从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等多角度创建农民工数据,去过工地工作的工人可以通过该系统证明自己和工地产生了劳务关系,通过该系统获得相关证据,来保障自己的核心权益。目前已经有3000多个项目投入使用该系统,超过30万农民工从中受益。

除此之外,在劳动安全保障方面该系统也发挥了重大作用,以前,建筑工地需要请专门的报备人员,以短信、传真、纸质的方式,向社保部门报备农民工参保名单。但是,农民工流动性大,今天来一个,报备人员得重新填表报备,明天走一个,又得重新报备,一来二去,由此产生申请工伤保险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进而造成众多工地参保积极性低的现象。

人和数据副董事长胡耀介绍,“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通过动态实名制终端设备,可录入每一个新来工人的基本信息,数据信息与工伤部门、劳动监察部门、住建部门、交通部门、安监部门等部门共享。新增项目数、当天增加的人数、离岗的人数、合同签订比例、月底工资发放统计等数据。同时,工人一次登记,便可多工地干活,流动性大的企业不再需配备专人负责报送变更人员资料,参保单位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伤参保率也提升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