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应注意做好风险管理( 三 )

以下为周延礼发言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2019中国供应链高峰论坛。2017年10月,国办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有利于拓宽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为全面落实国办《指导意见》,2018年4月17日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强调指出,要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和相关企业等开展合作,加强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稳妥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难问题提出新方案。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金融机构积极推动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想尽办法解决企业的融资渠道的内在需求,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供应链金融是实现企业融资的渠道优化的路径

供应链有利于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在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的环境下,产融结合促使金融机构纷纷研究数字化转型发展,这给金融科技赋能供应链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可能。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把单一企业的不可控的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由此可见,企业的融资方式体现了创新、协同等特征。供应链金融服务比传统金融服务更有能量和效率,它为产业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从传统供应链与金融服务来看,信息不对称,存在信息孤岛问题、非实时信息交换,存在结构性信息不足。实现企业供应链透明化,需要实现在库存、在途中、在生产中的货物、材料以及产品的实时可视化,实现了的ERP系统很难实现的目标。借助于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化协同运行,在可视的平台上就可以进行实时信息交互,让企业能轻松掌握整个供应链网络全景,解决了传统企业供应链需要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制定生产计划和流程,难以实时的、智能分析和预测等产品技术问题。数字化供应链与物联网实现网络扩展、数字化协同和人工智能,提高了预测准确性。一旦企业采用数字化供应链技术,重新设计运营模式,顺应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合理控制产品数量,管控经营成本,增加经营收入、就可预先确保企业经营利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