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客厅”展现亚洲文明高雅气质( 二 )

在本次展览中,来自日本的陶瓷,韩国的斗笠、纸艺,尼泊尔的铜器,泰国的木偶、陶瓷,哈萨克斯坦的冬不拉、挂毯,马来西亚的扎染、藤编以及中国知名非遗大师白明、姚建萍、张大丰、陆斌等来自14个亚洲国家的320件(套)手工非遗大师的匠心之作在此次亚洲非遗大展上共同亮相。同时展览还邀请到来自亚洲各国的20位非遗大师齐聚现场,向观众表演和讲述相关的文化和技艺传承。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艺术家狄迪科先生说,“交流和互动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这一原则在中国与上述国家的合作中也同样适用。在洪荒之初、混沌未开之际,人类彼此之间就已开展交流沟通,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将人类的文化与文明一步步发展、推进到今天的高度;各类文化遗产,如舞蹈、音乐、纺织、建筑、手工艺和烹饪等,无一不体现了文化交流的丰富成果。在一千多年前的记录中,记载了华夏人民与东南亚以及中东人民的交往历史,说明中国古代已与东南亚和中东宫廷开始了正式的文化交流。”

在展厅中央,采访人员看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亚洲客厅”:以传统中国文人书房形式与亚洲各国非遗之作融为一体,体现了展览通过器物之美彰显亚洲活力,以对话、交流的方式向世界传递博大自信、古老鲜活亚洲的主旨精神,也对本次“亚洲文明对话”“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做了回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