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歌唱家朱宝勇 歌韵化丹青“黄杨扁担”走天下( 二 )

一天晚上,朱宝勇坐在酒店窗前休憩,一首欢快的埃及民歌传来,朱宝勇立刻被这极具异域色彩的音符吸引,他火速冲到楼下,找到酒店服务员。因为不会当地语言,他只能一边哼着听来的调子,一边比划着将歌曲唱给对方听。后来翻译告诉他,这是一首埃及民歌,每当人们在集市贩卖时,就会高声哼唱。

回到房间后,朱宝勇还在为这美妙的歌声沉醉,他突然瞥见自己的画作——尼罗河静静流淌,金字塔兀自伫立。朱宝勇决定以这支埃及民歌为素材自己作词编曲,将歌曲与画作融合,创作出了《尼罗河畔的歌声》。

编译外国民歌

“黄杨扁担”全国流传

“太阳刚刚爬上山岗,尼罗河水闪金光。家乡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的人们在歌唱……”朱宝勇在演唱外国民歌时,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如果外国的民歌全部用中文演唱,会失去当地特色,语言的魅力就没有了。”在阿尔巴尼亚和叙利亚时,他就曾自学当地语言,试图原文翻唱。

当地语言很难模仿,要唱出民族特色还需要注意一些语气和发音的变化。在翻译的帮助下,朱宝勇学习了阿尔巴尼亚、埃及、叙利亚等多国语言,用于理解歌曲含义,掌握地道唱法。要说他真的懂多国语言?朱宝勇瞪大了眼睛,笑道:“那都是瞎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