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余缘何自首:南京银行债市一姐戴娟案或为导火线( 二 )

于2016年2月19日临危受命出掌证监会后,来自农业银行的刘士余一反此前从业生涯中给人稳重、缄默的印象,以“妖精论”、“野蛮人”等一系列金句成为历届最受争议的证监会主席。

在过去几年中,在对国内经济监管越发凸显其举足轻重地位的证监会,内部反腐工作亦不断加码。从早前的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原局长李量落马到发行监管部处长李志玲的无期徒刑;从原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的突然被查到主席助理张育军的“双开”,无不成为加码金融领域反腐的实证,而此次原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主动投案”,则是证监会自1992年底成立以来,共计9位证监会主席中,目前唯一一位最终未能平安着陆的正部级高官。

“更高一级监管层早在4月末就已经开始因关线索转向调查刘士余。”5月19日晚间,一位接近于刘士余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讯坦言。

而早在今年劳动节假期期间,有关刘士余被调查的消息就已经在证监会系统内部流传。

5月13日,是刘士余在此次投案前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官方网站显示,当天,刘士余在中国供销集团会见了越南合作社联盟主席阮玉堡一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