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爱乐中国巡演 捷信助推中捷“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六 )

不断进入中国的外资为中国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帮助。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曾在2018年交通运输部举行1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领域,所有公路桥梁、港口码头、其他铁路和城市轨道对外资不设限。交通行业不断推进企业“走出去”,高铁成为“走出去”的新亮点,高速公路建设、深水筑港、轨道及港口装卸设备加快走出国门。

而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也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外资企业应思考如何发挥在网点、客群、产品上的优势,为中资企业提供一流的服务;另一方面海外的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进一步业务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投资、基础设施和人员,去服务多元化的需求,把国外成功的实践引进中国。

分析人士认为,跨国企业的不断增多有利于不仅有利于中国学习各民族文化、商业等优秀成果,也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外企业间的交流、借鉴,催生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商业的繁荣,在增强各国人民交流互动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本文来自于财经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