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韧性何在?提高居民收入激发消费活力( 四 )

第一,进行大分配格局的调整。居民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受到分配制度的影响。这个分配制度指的是大分配制度,即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政府收入、企业收入的占比。要调整分配制度,适当减少政府的收入,增加居民收入的份额。通过制度的调整,即使经济增速在下滑,也可以使得居民收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

第二,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上,通过结构性或者差异性的政策,更快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水平。高收入群体本身就有很强的消费欲望,但其不一定在国内消费。但低收入人群不一样,其收入增加一块钱,都可能消费掉。因此,要改变或者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就要进行改革。比如,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由户籍制度造成的分割的市场,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竞争也不充分。要进行劳动力一体化的改革。还比如,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以垄断为主的市场,存在进入壁垒和障碍,市场既不完善也未实现充分竞争。这样,很多银行、证券等金融部门就可以获得垄断的利润,造成部门之间收入工资的差距等。因此,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也要进入资本市场的改革。

第三,进行城乡一体化改革,激发农民工消费潜力。虽然中国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就业、生活在城市,但其一直不愿意也不敢消费,因为其没有稳定的生活环境等。如果能够通过包括户籍改革在内的城乡一体化的改革,让2亿多的农民工真正享受到稳定的市民待遇——能够稳定地在城市就业生活、其子女可以在城市接受教育、父母可以在城市接受医疗等,这种被激发出的消费潜力很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