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海润年度股东会熬至深夜,黯然退市后去向何方?( 六 )

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2016年,光伏行业整体转暖,Wind数据显示,当时的36家光伏A股上市公司中,88%的公司实现盈利、80%以上的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相比之下,*ST海润却净亏12.83亿元,令不少业内人士感到不解。

而采访人员在梳理公司各个业务板块的毛利率时也发现,公司核心业务电池片和组件的毛利率一直明显低于同行,且起伏不定;上游的硅片业务经常处于亏损状态,下游的电站业毛利率也处于快速下滑状态。

*ST海润高管在股东会现场承认,当时管理层未能对国内产业政策和行业波动进行充分预估和判断,对行业形势盲目乐观,电站扩张太快,步子迈得太大。

而从2014年下半年起,光伏行业出现产业政策的系列变化和西部地区限电欠补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司的败局。

引进战投成关键*ST海润折戟全产业链模式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虽然是一家对资金极为饥渴的上市公司,却在2015年之后,很难在资本市场完成融资。2015年初,*ST海润股权结构发生较大变动,前控股股东减持退出导致公司陷入“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的境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