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把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放上海,到底为什么?( 五 )

微软把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放上海,到底为什么?

在张江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和记黄埔”)办公楼,该公司资深副总裁王清梅20日对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表示,张江生物医药的生态圈让他们很容易找到帮助和需求,“有时在园区内和不同领域人士聊天就可以碰撞出一些火花”。

她指出,该公司创新药的研发离不开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去年公司研发投入在1.6亿美元左右,这个数目一直在逐年增加。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只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的专项课题、上海科技支撑计划专项支持,平时科创办、张江管委会也会及时通知我们各类补贴和人才政策。”

2018年9月初,和记黄埔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中国首个本土研发创新药“呋喹替尼”胶囊获批上市,得益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实施,这个药比以往提早了半年上市。

在政策扶持和产业生态的双重作用下,5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产值从近2500亿元增长到3434亿元,年均增长9.9%。仅在上海张江就形成了新药研发、药物筛选、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量产上市完备创新链。全球排名前10的制药企业中,有7家在张江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截至2018年底,上海已有32个品种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品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