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注入“续命”资金,魅族找到“破局”之道?( 二 )

“腐化”后的魅族,谁来拯救?

根据 Canalys 最新发布的 2019 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调研报告显示,该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8800 万台,同比下跌了 3%,这也是自 2013 年第二季度以来,近 6 年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单季度出货量的新低。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移动互联网上半场格局初定,智能手机市场迎来“新饱和”,手机盈利模式单一化以及创新同质化都在进一步弱化存量市场活力,对于曾叱咤一时的魅族而言,未来,仍是个未知数。

众所周知,魅族对内实行家族式管理方式,以创始人黄章为“独立标杆”,带领团队“由零到一”完成忠实用户原始积累,然而,自 2015 年暴露的魅族内讧事件,实际显露出魅族在管理层面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权利高度集中化削弱团队创新意识,上行下效式限制品牌多维度革新;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复杂多变,长尾式企业结构难以适应灵活多变的互联网生存法则。

作为流量见顶的移动手机领域,后起之秀 OPPO、Vivo 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线下生态布局打法,聚焦下沉市场,在格局初定的手机领域仍占得一席之地,纵观魅族,逐步走向下坡路,一方面,2018 年年初,魅族被曝出 2500 家专卖店关了 500 多家,尽管魅族官方辟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