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欲封杀大疆?科技战远比贸易战“更血腥”( 二 )

在中美贸易争端僵持、华为被美国禁令制裁的背景下,该事件的意义远不止是美国当局出于“安全”考虑,限制一家中国企业的产品这么简单。

这起事件应视为美国已经对中国发动了一场远比贸易战“更血腥”的“科技战”。美国近期对华为的禁令可以视为这场科技战打响的第一枪,而对大疆无人机的警告与担忧则意味着“科技战”出现了明显升级的趋势。

传统的贸易战,各国关注的是制成品层面的较量,并不会考虑最终商品中究竟有多少比例是真正由对方国家生产的。比如苹果手机,里面可能包含了美国的芯片、韩国的内存、台湾的机镜头,但最终产品是从中国出口到美国,贸易顺差也全部记到了中国头上。

但其实,在当今全球产业链已经深度融合,形成全球分工大生产的格局下,商品的生产已经“化整为零”,大量国际贸易订单只是某种商品的零部件, 最终商品是由各国共同创造的。

美国欲封杀大疆?科技战远比贸易战“更血腥”

贸易战政策会扭曲产业链构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难以长期坚持,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总效率最高、总成本最低,已经形成了一种大趋势。贸易战打击商品跨境流动违背了时代潮流,而且单一国家行为很难影响到全球产业链分布,因此在这个时代,针对最终商品的贸易战意义不大,即便出台限制措施,可执行性和实际效果也会十分有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