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华为备胎计划的疑云 模拟芯片如何破局?( 六 )

相比起来,国内的模拟芯片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芯片种类已经基本齐备,比如,国产的AB类和D类音频功放品质和性能已接近或赶超欧美产品,电源类IC在一些细分领域也获得了较大的突破,背光LED驱动领域已占主导地位。不过,整体实力仍然偏弱。

很重要的一点,国内的模拟公司需要强有力的代工厂支撑。国内代工厂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满足复杂、先进和比较特殊的模拟(或混合信号)工艺条件。“很多芯片国内都能设计出来,但是没法在国内代工厂制造出来。”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国内的模拟芯片行业需要什么

整个芯片的数字化过程在加快,但模拟芯片市场依旧生机勃勃。这里有几个原因:

其一,真实世界的信号是模拟的,所以采集信号的接口一定是模拟的;其二,高压、大功率技术本身难以数字化,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发展成为高压大功率市场增长的直接驱动力;其三,电子行业的发展促使系统应用定制化芯片越来越多,高性能与高可靠性模拟芯片、小型化超低功耗模拟芯片的需求同时增长。

这几年,随着资金和归国人才的涌入,国内的模拟芯片行业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增长速度依然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得到系统厂商的支撑。出于商业上的考虑,像华为、海尔这样的大厂,很少会采购国内的模拟芯片,这也就使得国内的模拟芯片厂商不能获得很好的锻炼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