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低就不坑人?揭秘智能手机配件的“智商税”( 五 )

其次 , 所谓“原厂手机壳” , 大部分时候其中一个理直气壮的卖点都是“开模准确” , 也就是说装上去之后不会晃荡、开孔不会对不上 。 这看似很有道理 , 但实际上由于大部分专业手机保护壳厂商 , 会早于新机发布就已经从各种渠道弄到了机模、CAD图纸一类的数据 。 基本上只要不是特别山寨的第三方保护套 , 从来就不会出现“不合身”的现象 。

当然 , 极少数有技术的厂商会通过在原厂保护壳中预埋NFC模块、内置特殊位置的磁铁等方式实现对手机功能的扩展——譬如戴着保护壳时的息屏显示、根据保护壳色彩自动更换主题等等 。 这种功能性的成本不能说没有意义 , 但它所导致的售价上涨 , 也远远超出了一般第三方保护壳的水准 。 如果你有兴趣、或者有“信仰” , 我觉得一个保护壳花个三四百元倒也不是啥大毛病 , 但显然不能说这样才“正确” , 对吧~

接着 , 还有槽点更大的……贴膜家族们

“贴膜BOY”、“专业贴膜三十年” , 从这些段子的流行就能看出 , 手机贴膜如今在智能手机配件市场的“地位”之高 。 的确 , 我们都能理解屏幕显示效果对于手机使用体验的直接重要性 , 以及主流消费者对于屏幕破碎/损坏的共同恐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