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2|《三国志12》沦为三国志最垃圾的一作:完全抄袭另一款三国游戏

三国志12|《三国志12》沦为三国志最垃圾的一作:完全抄袭另一款三国游戏

文章图片

三国志12|《三国志12》沦为三国志最垃圾的一作:完全抄袭另一款三国游戏

【三国志12|《三国志12》沦为三国志最垃圾的一作:完全抄袭另一款三国游戏】虽然我个人并不反感12代 , 但如果我夸这一代很好 , 肯定是没这个脸 。 用一句话形容这一代 , 就是“买联机 , 送单机” 。
《三国志12》为攻击朋友和其他游戏公司而生的游戏 。
《三国志12》于2012年3月2日上市 。 这部作品是为了攻击另一个游戏而诞生的 , 三国志系列当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
六代之后系列找不到切入点 , 有一段时间陷入了做RPG和SLG的循环 。 另外销量不高 , 也赚不了多少钱 。 已经成为公司内部的二线品牌 。 后来因为高层急功近利 , 311第一版毁了游戏的口碑 , 公司干脆无限期搁置这一系列头疼事 。
后来老总裁襟川阳一回到管理岗位救场 , 在他的推动下 , 三国志系列新作的开发再次提上日程 。 这时 , 一款名为三国志大战的街机对战游戏在日本流行起来 。 这款游戏自2005年上市以来横扫日本街机厅 , 被称为日本街机市场的救世主 。 还推出了手游版 , 网游版 , 手持版 。 不仅游戏火爆 , 包括漫画、实体卡在内的周边计划也相继出现 。 即使过了十几年 , 三国志大战依然是世嘉收入的重要来源 。

当时的比赛有多火爆?因为王异在游戏中以EX武将的身份出现 , 而且竖画好看 , 所以这位武将在日本玩家中的人气直线上升 。 最后荣耀公司的真三国无双6武将也跟着风口把它变成了绝世无双武将 。
漂亮的插画是游戏的重要卖点 。 世嘉邀请了几十上百个画师画插画 , 包括很多著名的漫画家和插画家 , 甚至直接使用三国漫画中武将的版权 。 有的甚至被一些国产游戏模仿过 。

像光荣这样的公司 , 连授权手游火了之后都想分一杯羹 , 看到这样的甜蜜也不能错过 。 世嘉没有理由做不到 , 于是三国志12诞生了 。
复制战斗系统游戏《三国志12》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 , 它首先决定如何做线上对战版 , 然后补单机内部事务 。
三国志12的战斗部分很简单 , 不做作 。 是直接复制三国战争 , 作战方式是双方分别出动六人部队加四人支援部队 , 只有枪、骑、弓和武器 , 武将的武器是完全固定的 , 不能更换 。 每个军事指挥官都有固定的单兵作战方式 , 发射方式是消耗时间流逝获得的指挥点 。
以上内容几乎都是抄袭三国志大战的 , 甚至连释放战术的秘密战术都类似于突围时的表演 , 只不过三国之战士气改名为指挥点 , 战术改名为三国之战 , 甚至出现了一个大招的技能名称 。
同时 , 为了应付三国志大战系列的精美画卷 , 这一代也为所有武将重绘了半身像 , 这一切都说明了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多么的明确 。
这就是问题所在 , 三国志系列虽然也很重视战斗 , 但是和三国大战是完全不同的游戏 。 这种强行的重新制定 , 肯定会导致自身特色的丧失 。 所以12代没有战略体系 。 在过去 , 系列中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火力战略的亮点 , 成为固有的战术 。 只有周瑜、鲁迅等少数武将能使用 。 连诸葛亮都放不了火 , 武将也换不了武器 。 兵种的战术变成了自动发动的特殊攻击 , 只剩下三种 。 战争的周期和规模有限 , 只能同时派出十支部队作战 , 水战取消(虽然开场动画还是《赤壁之战》) 。

如果只说12代作战系统怎么样 , 其实挺有意思的 。 敌人AI的平衡性和性能都是历代顶级 , 加上了雾系 。
只是这个系统是按照PVP的习惯设计的 。 如果只玩人机 , 那么这种平衡完全没有意义 。 如果我集中我的武将 , 抛开独特战略 , 怎么可能有平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