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要让群众“接棒”参与( 四 )

王树理是新蔡县孙召镇郎庄村村民,身体不好,妻子也患病。两年前,在县政府的帮助下,王树理收到了9头湖羊种羊,杨金明手把手教他养羊。在杨金明的精心指导下,王树理的湖羊长成成羊,开始下崽了。

“一开始有9只羊,现在已经有30多只了,还有五六只带羔的。去年卖了几只,挣了七八千元钱。今年长得好,估计能卖上万元吧。”王树理指着羊圈里正在吃草的羊说:“我准备下半年再扩建一个羊圈。现在羊圈太小了,挤得很。地方大了,羊才长得好。”

中午12点,正是午饭时间。龙口镇龙口村的扶贫车间里本该没有人,但是当村党支部书记时海宽与采访人员来到这里时却发现,整个车间里满满都是工人。

“这个厂对门就是幼儿园,这些工人们早上送完小孩去上学,转头就能来这里上班,保证他们上班的同时还能兼顾家庭。”时海宽说,“中午幼儿园管饭,车间也管饭,工人们吃了饭就忙着开工了。计件给工资,一个工人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

产业孵化基地、各地的扶贫车间、国家帮扶的养殖项目、光伏发电项目、公益性岗位等,扶贫工作队安排了各种项目,保证每家每户只要想脱贫,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