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到底住哪个州?( 六 )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上述朋友所说,“当‘抢人’大战拉开序幕,城市拿出这些(公租房)政策时,它们还远没有准备好。”

如何检验城市的诚意

自2017年起,“抢人”之风席卷全国。

从最初南京、成都、武汉、西安、长沙等新一线城市发力,到北京、上海等老牌一线俯身入局,再到南昌、石家庄等省会城市按捺不住,三年来,“人才新政”是真·层出不穷。

但大家的招数如出一辙。从一开始“凭本科毕业证即可落户”到进阶版的“零门槛”,户籍放开放宽的同时,城市纷纷换了赛道,开始“以房抢人”。

宁波提出,符合条件的本科生购买家庭首套唯一住房最高可获不超过8万元补贴,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获60万元补贴;

广州住建局日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心城区新增供应居住用地中,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及人才公寓用地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30%;

如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所言,对诺奖得主、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来讲,每月2000多元租房补贴基本是“无感的”,他们都不是价格敏感型,但对一线员工、处于事业爬坡期的青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来说,这类补贴会有一定吸引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