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艺术节唯一少数民族剧种亮相《数西调》里认识白剧( 二 )

剧本唱词使用白族特有的“山花体”格式,唱腔设计和舞美服装均保持原汁原味的白族风格,剧中人物命运纠葛,恩仇交织,故事抓人。导演戏曲手法到位,既展现了白族人民能歌善舞,又使全剧充分体现了戏曲化。

[链接]

白剧原名“吹吹腔剧”,主要流行于大理白族地区,集吹吹腔、大本曲、民歌小调和白族诗歌独有的“山花体”等民族民间艺术于一体。

白剧样式新颖,风格浓郁。在音乐表现方面包括唱腔音乐和伴奏曲谱两大部分。唱腔音乐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两大类组成,同时还吸收改编了部分民间乐曲;伴奏音乐包括传统吹吹腔的唢呐曲牌、打击乐和大本曲的三弦曲牌,还吸收了部分民间吹打乐和歌舞乐,以及“三腔九板十八调”通过新创提升来丰富音乐内涵。

唱词多采用白族山花体格式,即“三七一五”或“七七一五”,人称“七句半”,用白语或汉语演唱,道白用“汉语白音”。

角色按生、旦、净、丑行当扮演各种人物,表演规律严谨,不仅舞蹈性很强,而且还有一些表现力强的武功。白剧一般只用红、黑、白、蓝、紫五色脸谱来区分不同的人物性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