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福里什( 七 )

和我军一样,乌方军人也非常崇尚血性胆气。在崖壁速滑突击训练中,乌方一名队员像利箭一般从山顶滑下来,迅速收拢绳索,一个前滚翻闪进附近草丛,出枪进行射击。笔者走近了发现,他的手掌上缠着厚厚的绑带。

“他叫巴布夫,别看他很年轻,但在他身上,能深切感受到乌军敢打必胜、永不服输的虎气胆魄。”武警雪豹突击队分队长赵化冰这样评价自己的搭档。

原来,为实现中乌混编分队速度、动作协同一致,巴布夫一遍遍和中方队员一起练习崖壁速滑突击。因为单绳结索降速度很快、下滑节奏难以掌握,在一次训练中他的手被硬生生扯掉一块皮,鲜血一下染红了手套。大家都劝他去医疗点治疗,没想到巴布夫坚决不肯放弃训练,取出急救包简单包扎一下,二话不说又投入训练。

交流合作提升反恐能力

“请问乌方对高质量反劫持战斗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在中乌“合作-2019”联演指挥组交流研讨会上,联演中方指挥组成员、特警学院战术教员李相胜听完乌方发言后率先站起来提问,随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理解高质量反劫持战斗要实现‘五率一体化’,即人质生存率要高、战斗伤亡率要小、设施损毁率要少、社会成本率要低、舆论评价要好。”作为多年从事反劫机等特种战术教学的教授,李相胜对这个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