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瞄准前沿科技开展国际合作 奶类消费持续刚性增长( 三 )

“中国奶业目前趋稳向好,未来潜力大、空间阔,仍是朝阳产业。”刘亚清认为,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产业基础好,科技支撑强。另一方面,我国奶类消费水平偏低,人年均饮奶量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亚洲的二分之一。因此,随着消费理念和膳食结构改善,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加,未来奶类的消费将持续刚性增长。

科技短板逐渐补齐

“奶业振兴要依靠科技引领,但奶业科技遗留的短板依然不少,比如,奶牛良种供比不足,以苜蓿短缺为代表的优质饲料资源短缺;又比如,以畜禽资源化利用为代表的环境保护的压力很大等。”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说。

他认为,补齐这些短板,既是产业界的责任,更是科研界的任务,要组织优势科技的力量,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和协同创新,构建全产业链的优质发展模式。

据悉,2015年,中国农科院实施了奶牛体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先后在华北、东北、西北奶牛养殖优势区创立十个核心示范的研究基地,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饲料转化率和生鲜乳质量水平的提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