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有哪些真菌病?( 二 )

其他种类的真菌还能引起淡水螯虾发生另外的一些疾病 。 导致小龙虾发生的真菌性疾病总是与养殖水体水质恶化联系在一起的 。 因此 , 在小龙虾养殖生产中 , 可以采用通过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的措施 , 达到有效控制真菌性疾病蔓延的目的 。 采用杀真菌剂或者部分水体消毒剂 , 只适用于处理被真菌感染的有价值的亲虾(如针对受感染的抱卵虾等) , 而大水面养殖环境中患真菌病的小龙虾是难以采用药物治疗的 。 至今还没有能彻底治疗“螯虾瘟疫”的有效方法 , 在100.0%易感的小龙虾群体中 , 如果确定了有一部分个体已经受到这种真菌的感染 , 最好的防控对策就是对这个小龙虾群体采取全部扑灭的措施 。 而且在对这些患病小龙虾做彻底处理后 , 还要注意引进具有抗病力的小龙虾种苗 , 或者重新放养本地小龙虾种类养殖 , 这也是控制这种疾病危害的唯一有效的策略 。 北欧小龙虾养殖地区在这方面实施的教育计划是卓有成效的 , 这个地区的公众对于小龙虾这种疾病采取控制和扑灭措施能非常清楚地理解并给予良好的配合 , 因为他们明白这样做的重要性 , 并且也懂得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阻止疾病的传播 。

(2)甲壳溃疡病(褐斑病) 。 这种病是指小龙虾的甲壳由真菌或细菌的感染、侵蚀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 。 当小龙虾外骨骼大部分区域被致病菌侵蚀时 , 对受感染虾体往往就是致命的 。 迄今为止 , 从患这种疾病的小龙虾上分离到的真菌主要包括螯虾柱隔孢菌( Ramularia astaci )、细长头孢菌( CePHalosporium leptodactyli ) 和螯虾钙皮菌 ( Didymaria cambari )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