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贾樟柯: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四 )

【深度】贾樟柯: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作家阿来正在签售

5月9日也是贾樟柯新片《一个村庄的文学》拍摄的开始。在第一届吕梁文学季举办期间,他不仅要参加活动,也要招呼从全国各地来到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贾家庄的作家朋友,还要在各个活动当中,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影像素材。

呆在贾樟柯身边的这几天,并没有看到他激动流泪。在不少熟悉他的人的叙述中,早年间,他拍电影常常会在现场哭出来。他的文学作品里,眼泪也常常出现。此刻的贾樟柯更加冷静,大多时候身子缩在黑布搭起来的简易棚内,盯着面前的三台监控器。有时盯久了,他会整个身子向下滑去,“北京瘫”在导演椅上,带上墨镜、抽着雪茄,略显疲态。活动中进行拍摄的三组镜头相对固定,拍摄期间并没有出现太多问题,他也无需进行过多的指导。除了偶尔与身边的工作人员或者嘉宾进行耳语,大多数时间贾樟柯都是沉默的。

《一个村庄的文学》并不是贾樟柯的第一部纪录片。2006年,贾樟柯跟随画家刘小东去到重庆三峡和泰国曼谷,拍摄他创作画作的过程,执导了纪录片《东》。2007年,贾樟柯拍摄设计师马克创立服装品牌“例外”,执导了纪录片《无用》。而这两部影片,是贾樟柯“艺术家三部曲”的前两部。“筹办吕梁文学季的过程里,我觉得这么多优秀的作家云集这里,可以作为一部电影的叙事的开端”,艺术家三部曲第三部很快应运而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