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房IPO“失去”的港交所镜像( 四 )

有观点认为,频频颇发是上市改革不成功的表现,甚至有声音认为交易所应该控制发行节奏或价格,精选一些上市表现好的新股来发行。

对此,李小加在网志中回应称,新股上市后的表现与上市公司的质地优劣并无必然关系,与上市改革是否成功也没有必然关系,更多是由市场决定。

他指出,市场对传统行业有丰富的认知经验,此类公司的新股上市后价格波动往往较少;但对于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新经济行业,市场认知较少,这些新股上市后的波动往往比较大,这些现象符合市场规律。

除新经济公司外,生物科技也成为港交所近年重点关注的行业。

李小加称,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9家生物科技公司(包括没有营业收入的7家通过新上市章节融资223亿港元)发行新股。

“除国内市场,港交所将会增加在海外的上市推广,争取吸引更多海外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李小加进一步透露。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联席主管合伙人欧振兴则认为,香港的新股市场变得更多元化,继而造就更多来自不同行业及规模的发行人来港上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