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谁先知( 二 )

在长达150分钟的篇幅中,四个家庭的故事悉数展开,不温不火地进行着互动,正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样。导演不紧不慢地铺陈每一个个体的前史与心境,亦将当代中国人最为关注的子女婚姻、买房、养老等问题点到即止地抛出,可谓直击时代的咽喉。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但与人们惯常所见的那些展现“老少边穷”的作品有着鲜明的对比。《春江水暖》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汲取灵感,充满着沈从文式的人文主义思考。多山多水的富阳,为场景调度提供了绝佳的契机,镜头跟随人物,在或自然或人工的景观中散步、游弋,导演对片中长镜头的使用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它成为引领观众观察角色的最佳工具。

风景成为影片中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江南的自然风光抚慰人心,而影片也毫不避讳正在大肆进行的城市更新——轰然倒地的旧城区、江那头影影绰绰的高楼大厦,无一不展现着这个时代快速的进程。镜头沿着冬天白雪皑皑的山水行进,仿佛一次漫长的吐气。这山从秦朝富阳设县开始就已存在,也许郁达夫、黄公望、严子陵都曾在这里冥想、钓鱼。而后,镜头推远至江面,背景里若隐若现的现代城市呼之欲出。这也是导演对所谓“传统”的理解,它不是一个名词,一件客厅里的明清家具,而是一种状态,随着时间自我生长。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来说,这些消失和崛起的风景,代表着记忆的更迭,而他们也亟需在这股浪潮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