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谈中美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金融对外开放( 十 )
当前,民营和外资几乎可以进入所有行业、所有领域,没有任何限制和壁垒。无论是轨道交通,还是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都可以看到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声影。我们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强调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鼓励他们既竞争又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的多赢局面。中国的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是指导性的,不是指令性的,各项政策的落地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因时因地制宜,没有搞一刀切。发布这种指导性政策也是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如美国的“出口倍增计划”、欧盟的“工业复兴战略”等。
金融业也形成了多样化的格局,我国金融机构有国有控股也有民营化外资控股,上市机构和农信社还有自然人参股。目前我国4588家银行业机构中民营机构控股的超过3000家,170家中资保险公司多数为民营控股,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也多数是民营为主。即便是五大银行,社会股权占比平均达到30%,有的甚至超过40%。特别需要指出中国五大银行的市场份额现在只有37%,与英美等国家前五大银行的市场份额的占比很接近。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科技,在中国发展迅速,应该广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对于民营互联网企业采取了审慎、包容的态度,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国有控股的大型银行从一开始就采取了竞争合作的态度,比如十几年前,支付宝便是在建设银行(7.010, 0.05, 0.72%)的支付合作下,诞生、成长、壮大。如今所有金融科技公司都与大中型银行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其它银行也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与科技公司在资金筹集、帐户开例、支付结算、普惠金融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相互取长补短,效果十分显著。
推荐阅读
- 孙悟空大战机器金刚|中美合拍,游戏开花——《孙悟空大战机器金刚》
- 深圳市|世界除了中美韩,还有其他国家在生产手机,然而竞争很残酷
- 华为|载入史册!9月15日,中美贸易战进入新阶段!
- 芯片|中美“芯片之战”已成定局,谁能笑到最后?科技人士的分析令人深思
- 芯片|中美“芯片之战”已成定局,谁输谁赢,外媒的分析让人意外
- 「中美研究」任正非:全球会分裂成中美两大技术生态系统吗?不会
- 中芯国际14nm提前一年量产,良品率达95%
- iPhone 11中美销量反差大,苹果中国市场遇劲敌
- 黑五不够“网络星期一”来凑,中美零售殊途同归?
- 中美5G数据再次出炉,美科技界炸锅了:我们会成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