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谈贸易摩擦:美国从对华贸易逆差中获得极大好处 指责“中国偷窃美国技术”是现代强权逻辑( 二 )

从中国来看,美国固然可以把关税加到极限水平,但是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非常有限。首先,绝大多数输美产品都非常适合内销,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时期,快速扩张的庞大市场会消化其中很大一部分,而不会对现有消费者产生“挤出效应”。其次,市场多元化取得很大进展,“一带一路”倡议正在见到成效,美国之外的市场欢迎更多中国产品。第三,相当一部分还会出口到美国,有的是因为找不到替代品,有的是因为美国进口商愿意分摊加征关税成本。第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一定比例的生产转移到海外,会加快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第五,中国金融市场去年已经受到过度影响,目前的韧性显著增强,进一步冲击规模不会太大。

从美国来看,其自身将受到几乎相同力度的打击,对中国的出口将会萎缩,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一部分高科技公司的收入将会下降,美国消费者和进口商将支付很高成本,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农民和蓝领工人实际损失的福利更多。美国有庞大的海外资产和负债,比任何国家都更依赖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贸易战势必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和低迷。

从逻辑上看,美国加征关说目标是要减少美中贸易逆差,但是由于中国的反制,它的直接结果很不确定,加上其他因素很可能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首先,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列入制裁名单,明确禁止美国企业出售产品和技术,等于是直接增加逆差。其次,发动贸易战震惊国际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快速走贬,美国政府马上又担心关税的作用被抵消。第三,大幅加征关税会推高物价水平。第四,遏制住中国对美出口,空缺必然由其他经济体的产品弥补,逆差总额并不能减少。从历史来看,美国与其他后发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争端已有40多年的历史,200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最大的逆差国,目前,印度、越南、印尼、菲律宾、孟加拉等国增长势头良好,正在加速推动和改变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格局,美国逆差不会减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