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会被机器取代?王小川:认知领域它只能辅助人类( 九 )

这个技术在年初已经上线,全球很多媒体都会采购,包括国内最大的一家保险公司在线客服也将采用我们的技术,用机器取代部分人。在感知视觉里,机器和人沟通机器能做到很大的取代人的作用,独立开展工作。

这是我们做的机器翻译,包括语音同传,我们有非常丰富的落地场景,我们之前首个离线翻译引擎,用到离线翻译机,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工作。我们也能在讲中文和英文的时候,翻译成其他国家的文字进行传递。我们还能翻译成全球的文字,全球更多的网络咨询是英文文写的,我们现在能用中文浏览很多内容。

今年初,我们还推出搜狗的录音笔,希望将语音的感知和认知技术更好地结合。因为这个领域,我们发现发现仅手机的场景已经不太够用。录音笔在重新定义录音笔行业,跟以前最大的区别是,当你关掉录音笔以后,它还能实时传到终端设备,并且实时转成文字,1小时的语音5分钟可以成稿。

为什么做这个工作呢?我们在医院里,当医生跟病人沟通时,我们可以用它生成病例。医疗整个大环境当中,信息化做得远远不够,最大的环境是门诊的地方。医生和病人的沟通,现在没有写成一个规范的病例,这使得我们整个医疗AI很难实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