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ARM的持续授权,华为自主研发的芯片就跟不上市场脚步?( 三 )

生产BBC Micro一段时间后 , Acorn公司的规模发展到400多人 。 为了在计算机领域走得更远 , Acorn认为公司乃至整个产业未来将需要一种性能更好的处理器 , 他们决定开发当时属于非主流的RISC结构的处理器 。 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Acorn实力有限 , 没有能力开发CISC结构的处理器 , 只能选择开发晶体管数较少的RISC处理器 。

1985年 , Acorn的ARM1处理器诞生了 , 随后改良版的ARM2也研发出来 , 并被用在BBC后续推出的电脑上 。

不久 , Acorn面临困境 。 随后 , 当时的IT巨头Olivetti收购了它 , 并将它演变为自己的一个独立的从事研究的公司 , 任务是继续进行“五花八门的应用研究” 。

1990年11月27日 , ARM从这家研究公司分拆出来 , 正式成为一家独立的处理器公司 。 ARM的目标是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对低费用、低功耗、高性能的芯片的需求 。 ARM采用设计基础技术 , 然后将其知识产权授权给客户的商业模式 。

ARM自诞生后 , 就引来了业界质疑的目光 , 人们认为这种模式难以取得成功 。 在公司成立初期 , ARM面临着很严重的财务危机 。 为此 , 它的办公室不得不设在剑桥附近一个改建过的谷仓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