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向油井都是爱( 六 )

2017年,随着两化融合,量油、测气等大量重复性工作实现了智能化。有了信息化的帮助,油水井该怎么管?单芳与班子成员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全力推进以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岗位、标准化操作为内容的“三标”管理,提出了“人人都尽责、井井都长寿”的理念,引导员工注重工况优化、参与创新管理。

结合注采站技师多的实际,单芳倡导成立“新起点创新工作室”。“管好油井没终点,每天都是新起点。”对工作室名字的寓意,单芳这样解释。目前,工作室已研发了30多项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70余条,解决生产难题200余次。

其实,在单芳看来,成立工作室,不仅要让技师传授业务技能、攻关生产难题,更要传承职业操守,让工匠精神、“严细实”的作风在站上开花结果。

抽油机换皮带是采油工常干的活儿,能不能做到严丝合缝,是影响皮带使用寿命的关键。按照规范,换皮带位置上要“四点一线”、松紧度上用手掌下压2~3毫米为合格。有时,有的员工图省事,习惯于用眼睛判断、用手掌感觉。单芳和技师们总结出了“紧、看、摁、调、量”的换皮带“五字诀”,并且每次都带着一把直尺,1毫米误差都不允许。这样做,虽然每次比目测多用2分钟左右,但抽油机皮带的寿命平均延长了200多天。如今,带着直尺换皮带,已成为员工的习惯。仅此一项节约皮带费用近10万元/年,有效开井时间增加了60小时,相当于全站增产16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