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迁怒”是一种高级能力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老板批评,回到家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是心理学上有名的“踢猫效应”,描述的是坏情绪传染导致的恶性循环。仔细观察我们周围,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某位员工被经理训斥,转过身,就将怨气发泄到了实习生身上。孩子在学校受了气,回到家把火气撒在妈妈身上。

这些熟悉的画面展现的就是“迁怒”。迁怒就是乱发脾气,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很多人都容易犯“迁怒“的毛病,而要做到“不迁怒”这简单的三个字,其中的道理深刻的很。

1

每个人都容易迁怒

“不迁怒”,出自《论语·雍也》。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众多弟子中,好学的是谁?孔子回答说,做学问的人,一定要先能克制自己,不把怒气转移到他人身上,潜心深造,才能叫做好学。我的弟子中,只有颜回是个好学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