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私有云到云的私有部署,重新定义后云时代的企业IT( 九 )

有了前述两点可进化能力,就可以支撑更多场景化的可进化。ECS企业云可以在产品形态和产品功能上做有机整合,更好地支撑云原生场景、行业云场景、IOT边缘计算场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场景等,从而更好地支撑企业客户业务的场景化。

为此,EasyStack耗费了约18个月的时间重构了整个ECS架构,从基础架构层面支撑新的能力,最核心的四个机制就是微服务编排引擎、滚动升级引擎、实时负载导流引擎以及服务监控与自愈引擎。首先,ECS整个云服务体系进行了微服务化调整,调整之后需要编排引擎把服务部署到企业中,从而实现产品形态的可进化。而这些微服务之间彼此自治、相互协同,通过滚动升级引擎实现在业务无感知、平台无感知的升级。升级过程中,则通过实时流量负载引擎,把业务流量导流到还没升级的单元模块上。最后,当出现了故障或业务降级时,还可通过自愈和监控引擎实时发现哪些服务在升级,让其自动重启并协同到整个升级过程中,从而释放了运维的压力和生产力。

ECS企业云通过平台一体化、升级一体化、架构一体化的一体化设计,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私有云产品体验。ECS私有云为用户操控提供了三大平台:ECS云服务平台、ECAS自动化中心和ECMS云监控平台。其中,ECS云服务平台是计算、网络、存储的一体化自服务平台,提供了更强的控制服务高可用和主机高可用、完整的软件定义网络能力、高性能分布式软件定义存储,以及包括全资源可视化编排与应用中心在内的运维功能。ECAS自动化中心则从部署与扩容、平滑升级以及全图形化轻运维等维护实现了新一代私有云的自动化运维,其中包括:3步完成、小时级就绪的全自动化安装部署;一键式日志收集、快速定位故障;在线自动化扩缩节点,一键完成;智能运维引擎,持续进化;无后台运维等特色。ECMS云监控平台则通过可视化平台、服务、节点多维细粒度监控指标,帮助企业客户进行运维决策和容量规划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