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棋盘 代代传承(70年,共同走过·对话两代体育人)( 二 )

国运兴,棋运兴。新中国成立70年来,象棋扎根基层,远眺海外,跳出竞技小圈子,走向社会大舞台。胡荣华和王天一两代棋王的讲述,带领人们重温象棋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动人场景。

底蕴深厚,经历两次发展高潮

[镜头:1956年初冬,北京先农坛体工大队楼内,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象棋比赛。随后,象棋规则和赛制统一,象棋从民间走向竞技舞台]

胡荣华:新中国成立初期,象棋在百姓中很流行。特别是夏天,街头巷尾都是下棋的。在这种浓厚氛围的影响下,涌现了一批儿童棋手。1960年,15岁的我第一次参加全国个人赛,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的,没想到拿了个冠军。当时是陈毅老总给我颁奖,夸道:“娃娃赶上来了。”

王天一:像广东、上海,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非常好的象棋传统,高手云集。新中国成立后,象棋纳入体育部门管理,迎来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了杨官璘、胡荣华这样出色的棋手作为领军人物。

[镜头:1972年,暂停8年的棋类活动恢复。胡荣华创造的“十连冠”纪录与民间深厚的群众基础相互激发,象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迎来第二个发展高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