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稀土为何如此稀罕( 三 )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原湖南稀土研究院院长刘甲祥表示,由于我国稀土技术研究起步晚,在不少领域已经被国外“捷足先登”,在很多稀土产品上,虽然产能最大,但技术专利基本都是国外的。如稀土应用最广泛的永磁材料领域,国内企业生产永磁电机不仅要交专利费,而且还受到协议规定的出口数量限制。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稀土的科研投入,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局面正在改变。

“比如钪铝合金,强度高,重量轻,是航空航天关键材料,我们已掌握了自主核心技术。目前,位于衡阳市白沙洲工业园的年产万吨高性能稀土铝合金熔铸生产线已经点火成功,下个月将正式投产。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超400亿元。”刘甲祥告诉采访人员。

此外,采访人员从赣州市科技局了解到,在稀土勘查、开采、冶炼、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环境治理等方面,该市承担并完成了40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项目。“江西赣州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稀土资源绿色提取与环境保护技术与集成”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了丰硕成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