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主播对话背后:理性之要与误解之深( 三 )

但无论从对话现场美国女主播特丽什·里根的设问还是后来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来看,还是能看出对方对中国的不了解、误解甚至种种负面心态。

节目还未开始之时,特丽什·里根就一直在介绍刘欣所在机构的背景,似乎希望把她塑造成为一个代言人而非主播。在这场本应聚焦中美经贸问题上的对话上,特丽什·里根又试图融入更多的复杂因素,将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等话题带入进来。受访专家认为,这些做法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自身先入为主的判断。

除此之外,特丽什·里根还将矛头指向了知识产权问题,并宣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些案例就是“中国大量窃取知识产权的证据”。但事实上,有受访专家表示,WTO方面并没有案例足以证明其言论,美国对中国的类似指责就一直因为缺乏证据而被其他国家诟病。

达巍告诉澎湃新闻,美国对中国的偏见,往往是由美国方面的预设立场引起的,可能我们短期内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去扭转,只能靠多沟通。

“美国对中国的错误认知甚至是事实性错误,我们要利用各种平台及时的去纠正,刘欣这次所做的就可以看作是纠正美国对中国错误认知的一个尝试。”他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