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头条 | 万字“小微诤言”火爆金融圈 中国银行业小微信贷真的已到最危急时刻?( 八 )

所以这种情况,牺牲对客户基本面的了解,基本面调查、还款能力,而是根据房产价值的60%-70%去放款,从信贷角度无可厚非。但是,这样效果好不好?

对社会效果肯定不好。他认为,在市场基本面、小微企业盈利能力未充分改善、银行授信仍拘泥于房地产抵押的情况下,大幅度提升小微企业融资绝对值的结果,很大可能是使大量信贷资金绕道实体,走向炒房、炒股这些投机市场,同时又给一部分缺乏经营管理能力与盈利能力的小微企业主加大了杠杆,最终催生出更多的失信人群。

“如果完全让银行主动做小微贷款,甚至放弃大额贷款去做小的贷款,就需要让银行多拿到利差,银行就有动力去做。”同时,嵇少峰建议,政府要解决小微企业的困难,非从信贷角度讲,多拿出资源倾斜小微企业。“对文中很多观点都支持,从业务的角度来说,很多观点没有错,针对小微来说一味追求低利率不符合市场利率。”华南地区某专注小微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长认为。“但是也有观点,个人认为值得商榷,银行讲究差异化服务,对A使用,对B不适用。在做法的评价上,有点一刀切。收益覆盖风险的话,有小微基因的银行、有客户群体的银行与没有基础的银行是有差异。”该董事长补充称。“确实部分银行在发小微贷款是这样发的,跟文中讲的有点像。但不是所有银行都是这样的发的,的确有银行在用科学的方法认认真真做小微。”一位大型券商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