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放养鸡为什么要分群?分群应注意什么?( 二 )

(2)分群的具体操作 放养鸡的分群应与育雏鸡分群相一致 , 即育雏舍内每个小区内的雏鸡最好分在一个鸡舍内 。 分群是从育雏舍到 田间的转群时进行 。 最好在夜间进行 。 根据林下每个简易鸡舍容纳鸡的数量 , 一次性放进足量小鸡 。 如果林下简易鸡舍的面积较大 , 安排的鸡数量较多 , 应将鸡舍分割成若干单元 , 每个单元容纳鸡数最好小于500只 。

(3)分群注意的问题

①切忌大小混养 不同日龄、不同体重和不同生理阶段的鸡 , 其营养需要、饲料类型、管理方式和疾病发生的种类和特点都不一样 。 如果将它们混养在一起 , 无法有针对性地饲养和管理 。 例如 , 产蛋鸡和大雏鸡混养 , 饲料无法配制和提供 。 如果按照产蛋鸡补料 , 其含钙磷过高 , 大雏鸡采食过多会造成疾病 。 否则 , 按照大雏鸡的营养需要补料 , 产蛋鸡明显钙、磷不足而严重影响产蛋率和鸡蛋品质;特别是疾病预防 , 难以按照防疫程序执行 , 相互传染 , 导致疾病不断而无法控制 。

②切忌群体过大 群体大小划分的依据是:植被状况、鸡的日龄和活动范围、鸡舍之间的距离和鸡舍的大小 。 根据笔者对太行鸡(河北柴鸡)的研究发现 , 一般平原地区的草场、农田和果园等 , 以鸡舍为圆心 , 70%以上的鸡在半径50 米以内活动 , 90%以上在半径100 米以内活动 。 因此 , 群体大小应以50一 100米为半径的圆面积为一个活动单元 , 根据林下草的载鸡量 , 确定单位面积所承载的鸡数量 。 据我们研究 , 一般林下草地每公顷容纳鸡的数量300- 450只 , 好的草场可达到 600一 750只 , 最高不宜超过1 200只 。 以这样计算 , 一个饲养单元的面积应控制在0.7- 3.1 公顷;这样 , 一般群体应控制在300- 500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