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警都要传递法治精神(青春派)( 三 )

“打电话让他过来,你们当面谈谈可不可以?”那次警情,是陈浩和队友马晓亮共同处置的,他们告知当事人,“谈归谈,不要因为一怒之下就动手,如果动手,我们要追究法律责任。”

稳定情绪后,把双方带到派出所的纠纷调解室,陈浩和马晓亮展现出了超乎他们年龄的耐心和稳重——厘清事情原委,摆明谁是谁非,对当事人双方分头做工作,最终这场纠纷以一方道歉而告终。

“处置纠纷,最重要的是舒缓情绪,防止双方的纠纷变成冲突,避免事态升级。”这是陈浩总结的经验,也是上海民警的传统,因为在处置纠纷上成绩出色,一直以来,他们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老娘舅”。

但当好这个“老娘舅”着实不容易。

从二十岁出头开始,陈浩和马晓亮们就穿梭在楼宇街道间,为邻里矛盾做调解、为家庭纠纷做调解、为突发事件做调解,很多时候,还要承受当事人的误解和情绪宣泄。耐心,就在一次次调解中慢慢培养出来。

对这个成长的过程,马晓亮的体会很深,“刚工作的时候,真不知道怎么开口,我一个小年轻给长辈们讲道理,谁理会我?”但他知道,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必须做好“老娘舅”,“一场纠纷随时有可能演变成一个治安事件,下一点‘绣花’功夫,在它最微小的阶段及时处置掉,是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做贡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