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版“水变油”登上Nature 谷歌7000万押注MIT参与( 六 )

也就是说,谷歌也没有发现关于冷核聚变的可行证据。

此外,还有另一种实现冷核聚变的方法——气泡核聚变。当具足够强度的声波引起液体内的气泡快速压缩时,可能会产生几万度的高温。

一位印度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引发核聚变,但是并不被主流学术界承认,它自己也因为学术不端被撤销了教授职位。

核能版“水变油”登上Nature 谷歌7000万押注MIT参与

3O年间,很多科学家前赴后继,只希望一朝实现冷核聚变,让人类用上用不枯竭的能源,但是无一例外全没有拿出靠谱的证据。

有一些人希望走捷径,主流的科学家们则在人工可控核聚变道路上苦苦追寻。

激光核聚变、托卡马克、仿星器,这些实验几十年来虽然发展缓慢,但是看起来更有希望。有些反应设备已经接近于能向外输出能量了。

冷核聚变在被视为“病态科学”(pathological science),和伪科学也差不多了。Hacker News网友知道谷歌投资这种研究,对此是嗤之以鼻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