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国外高校 标化成绩并非唯一( 三 )

王紫涵目前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就读,她认为,学生的标化成绩固然重要,但丰富的实践活动无疑是加分项。“我在国内读大二时,曾去青海调研过,这段经历还是有帮助的,入学后老师还问过我相关情况。”

实践活动并非越多越好

新东方日前在京发布的《2109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在澳大利亚等国,本科和低龄阶段有八成左右的学生提前一年半开始进行留学规划,研究生阶段多数申请者倾向提前两至3年进行规划。

相关留学专家表示,这些留学规划中,不仅包括提升标化成绩,也包括提升综合素质。

李梦玮说,自己在大二决定要出国读研之后,就有计划地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因为我知道国外大学较看重实践活动,所以选择出国留学之后,每逢假期就会寻找一些实习机会。”

但接受笔者采访的中国学子表示,实践活动并非越多越好。在他们看来,如果这些活动之间既没有关联,也都是浅尝辄止,那参加再多的活动也不会是锦上添花。

杨舒涵认为,多参加实践活动并不代表盲目跟风。“参与活动并非数量越多越好,主要是看这些能为你带来什么样的提升。”她说,“如果每一项活动参与深度都不够,实践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也不会体现学生的特点。”

推荐阅读